我发现,实际上,随着我们不断长大,身边的”善意”、”温柔”、”平和”的浓度也在不断升高。
受到善、恶、爱、恨等情感的启蒙的,此时仍只具有用非黑即白的态度看待世界的能力的孩子大多是直白,他们总会把喜恶特别清晰地表达出来,并投射到外界的人事物上。这就好比他们还只会用一个个方正纯粹的单色颜料去画一副色彩过渡如同二维码的画一样。因此,当时同样作为孩子的我们会一时间难以消化别人过分强烈纯粹的情感表达,也难以迅速消化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因被厌恶而产生的负罪感、不解、愤怒等情绪。
而在成年人和近乎成年人的世界,由于受到的教育更多地具有辩证思想,且看待事物的态度也不再非黑即白,我们几乎将不再会受到过分的情感冲击。此时,大部分人都具有了调色和过渡色彩的能力,也学会了通过向颜料里加水冲淡笔墨以追求得一种朦胧的意境美的能力。不仅如此,在看待同辈人偶尔发出的过分强烈纯粹的情感时,我们自己也会因处在成年人或近乎成年人的境地而对同辈人类似孩童的表达产生错位感,进而怀着一种”看起来不够真实,不能盲目信任”的判断态度去选择性地削弱和忽视部分”情感粒子”。除此以外,羞于表达的我们也更多会选择借助文字传递情感而并非面对面交流。于是,这些”情感粒子”不论是在发出、传播还是接收的过程都在被削弱。等接受者收到时,就只剩不痛不痒的力度了。
我想,我们大多数时无法探求别人的真实想法,根据打在身上的”情感粒子”去判断别人的状态是大家的生活常态。那么,从论迹的角度,我们能看见人人都怀有”善待他人”姿,就可以理所当然地认为人人都怀有”善待他人”之心。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阴影中向太阳行走
如果你觉得被善待是好的,也请多多善待他人。感谢
我走啦~ 不知道啥时候回来。
不吻亦忘形 一吻亦无形
沉迷干饭~~
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他人,但以最大的善意去对待他人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疼痛折磨和羞辱都是摆脱孤独感付出的代价。
常行于非常之境
¥@^%*#<&#**+^%%!!!?’